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,按“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”,根据设防类别、结构类型、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,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。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,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,以表示其很严重、严重、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。在中国建筑业中,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。
里氏震级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,并且由于“地震强度频谱的比例定律”(The Scaling Law ofEarthquakeSpectra)的限制,在8.3-8.5左右会产生饱和效应,使得一些强度明显不同的地震在用传统方法计算后得出里氏震级(如MS)数值却一样。到了21世纪初,地震学者普遍认为这些传统的震级表示方法已经过时,转而采用一种物理含义更为丰富,更能直接反应地震过程物理实质的表示方法即矩震级(Moment magnitude scale,MW)。地震矩规模是由同属加州理工学院的金森博雄(Hiroo Kanamori)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。该标度能更好的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,如地层错动的大小和地震的能量等。
首先同意hnxdkwxy的回答.但要补充一点儿.
我觉得你会提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对抗震的概念不太清晰.
我大概地讲一个什么是抗震.地震是这样的,房屋是固定在地球上的,
它不想动,但是当地震的时候,地面在动,而房子不想动(因为惯性),
所以房子就感觉到脚底下不稳(就像我们乘公交车时,车子突然启动,
我们就感觉到好像有人在推我们),房子会向地面运动的相反抄方向倒,
就像有人在推它.就这样产生了地震力.其实它是一个房屋自身的惯性作用
而产生的.
通常来讲地震是以地震波的形式来传递地震力的,就像水面上的水波一样.
所以房子受到的地震力(仅指由地震产生的力,不包括其它的力)是水平方向的,
能抵抗水平方向的力,在框架知结构中只有框架柱和框架梁,而楼板和次梁都没有
这个能力.
框架柱和框架梁能够抵抗水平地震作用(力),但是是有一道定的限度的,不可能
抵抗所有的地震,因为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地震而采用
相应抗震能力(等级)的框架梁、柱。这就是规范中抗震等级的来历。
同时,还有竖向的地震作用,那就是地面在跳的时候,房屋产生的“感觉”,你可以试着感觉一下,就可以明白什么是竖向地震作用了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