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很高兴为您解答:办理装修资质,首先要有人员。您可以同时办理多项资质,也可以办理完装修后,后续有想要从事的资质,再进行增项
主要在于研究一下当初签订的合同项,看看是真的增项还是在忽悠你。再给你一个建议:如果现在的增项可以先不做,就不要做。等后期再说或再有机会寻找他人修正——到那时你就会明白了很多东西,就能够和他们周旋了。
1.工长恶意引导消费。工长对毛坯房并无问题的墙面基层、水电等基础设施,夸张成有问题,以期增加工程量或特殊处理费用。
2.设计方案没有具体出图确定就签单。某项或某造型的具体方案边施工边确定,易出现“此方案超出原预算取费,您需另加……钱”。
3.故意增加发生量。对水、电等管线故意绕远,或误导客户做无必要的线路设置。
4.预算故意漏项。对不易被业主注意到,却是常规性必然发生的一些小项目,在预算中省去,施工中必然得增上来。
5.预算中项目的做法说明标写不详。施工中可省略某项工艺程序,或故意增加本是责任内的工艺附加费用。
6.故意少算数量。因工程预算都有“按实际发生量结算”的约定,故意对本可确定的数量少报,施工中再增。
7.降低材料品牌品质。总价虽降低了,但设计师在预算中换用了另一套较低品牌的材料明细。施工中如想用高端材料需增加费用。
8.摘项留“私活儿”。对投资较大的家装工程,设计师故意丢掉大量项目,之后和工长合作,与业主谈“私活儿”。 (注:装饰工程中的意外性、有益性、无故意性的增项属于正常增项。我们旨在提防恶意,切忌矫枉过正。)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